找到相关内容2449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一座不容忽视的丰碑——试论中国佛教徒的科技成就

    大朗和尚之功德不可没也。   三  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,由于与印度国情相异,中国僧众多自食其力,自生自养。到唐代,百丈怀海禅师制订“百丈清规”后,作为中国佛教一大产物“农禅并重”盛行于丛林之中。...

    何明栋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544590913.html
  • 寒山·寒山寺·寒山文化初探

    常去国清寺与拾得交往;拾得是丰干禅师在山中经行拾来之孤儿,故名拾得,在国清寺常收贮余残菜滓于竹筒内,寒山若来,即负而去。所以寒山、拾得以友善而齐名,被后人所并重。   《寒山寺志》中载有一段《寒、拾...

    林锡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5591638.html
  • 长安佛教历史进程概论

    了中国最多的学问僧,这些人钻研义理,体验修行,解行并重,一边著书立说,一边宣传推广,门下都有大批追随者,教学相长,共同研讨,长安城里充满了佛教理论的创新精神,从而迎来了三论、唯识、华严、净土以及律、密...

    增勤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2693695.html
  • 虚云禅学思想研究

    ,至今云门大觉寺、云居山真如寺仍较好地保持了农禅并重的优良传统,与虚云和尚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。虚云所至之处,都是归仰者众。他为僧逾百年,足迹遍海内外,曾身入藏地,远至印度、泰国、缅甸、锡兰,皈依弟子...

    伍先林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594105.html
  • 莲池大师的净土判教思想

    佛子闻风而至,海众云集,共修净业,逐渐成为一大丛林。大师宗风以净土法门为主,冬季坐禅,余时兼讲经论。大师主持道场以来,注重真修实行,以戒律为根本,以净土为皈依。禅与净土并提并重,弘宗演教常年不断,恒以...

    德澄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281095063.html
  • 敦煌简史

    一万蒙古军分守沙、瓜等地的险要地方。王元二十九年(1292),元统治者从沙州、瓜州往甘州强制移民,人烟稀少的敦煌地区益显荒凉。蒙古帝国和元统治者采取儒释道并重的政策,十分注意扶持和利用佛教。莫高窟现存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282995125.html
  • 大慧宗杲与士大夫禅学

    不如唐朝,但宋政府在宗教政策方面仍坚持三教并重,积极扶持佛教的正常发展。在宋朝的皇帝中,除了宋徽宗有过短暂的崇道抑佛外,绝大多数皇帝对佛教有好感,宋真宗、仁宗、高宗、孝宗皆亲近禅僧,宋孝宗甚至亲撰《三教...

    刘立夫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8020295193.html
  • 圣一法师:普门品闻记

    献曝众前,希垂指正。我国丛林常讲楞严、法华;所谓成佛法华,开悟楞严,二经并重。而观音菩萨在三经中充重要地位。楞严二十五圆通,文殊独选观音耳根圆通:“此方真教体,清净在音闻”。而观音菩萨说耳根返本归元,说得...

    圣一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31496090.html
  • 长江两岸的三峡石刻

    并重,比之西洋雕塑更重视发挥“线条”的造型功能,无论人体和器物都经过提炼变形,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,使之“似像非像”而耐人寻味,久看不厌。   宝顶山的千手观音造像占崖面八十八平方米,刻有一千零七只手,...

    杨斌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0/01/08224396700.html